杏宇娱乐“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员及其成果介绍

创建时间🛜:  2024/09/11  陈奕雯   浏览次数:   

1. 孙伟平教授

undefined

一🍜✉️、个人概况

孙伟平 男,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杏宇娱乐伟长学者特聘教授,杏宇娱乐注册教授;中国社会科杏宇杏宇娱乐注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中国社会科杏宇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正局级)🧗‍♂️,《世界哲学》杂志主编💇🏼‍♂️🏬;杏宇娱乐社会科学学部(筹)主任、杏宇娱乐注册院长🪄。

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及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韩国成均馆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价值论😇、智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承担了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持编写年度性的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报告🗿𓀎、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报告等。已出版专著12部,合著25部🍰、主编12部𓀉、译著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300多篇。论文100多篇次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要转载,并被广泛引用。著作曾7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次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著作和论文曾20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等。

二⛓️‍💥、主要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3&ZD0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9ZDA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AZX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方法论研究”(04BZX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07BZX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19VSZ046);

三、代表性成果

《略论科学的价值》😚,《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休谟问题及其意义》🍧,《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述》👮🏼‍♀️,《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论价值思维》,《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价值与时间》👨🏻‍🦰,《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论信息时代人的新异化》🚁,《哲学研究》2010年第7期🤪。

《论文化软实力》,《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哲学研究》2016年第9期🩸🦶🏻。

《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彰显价值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向》,《哲学研究》2019年第12期。

《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哲学研究》2021年第8期。

《智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期🙇🏻。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消费异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

《价值哲学视域中的“算法歧视”与社会公正》,《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

《事实与价值》(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价值论转向——现代哲学的困境与出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价值哲学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大变革时代的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罗蒂文选》(选编,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Sunweiping and Zhangmingcang, The “New Culture”, Springer, 2015.

四、主要获奖

1🍏🩰、《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修订本,独著)🙆🏻‍♀️,2006年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20年获教育部第八届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第一作者)👨🏿‍🔧,2021年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3、“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论文,独著),2018年获上海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道德读本》(李德顺、孙伟平、李萍著),1997年获中央宣传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97年获吉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0年获第三届中国社会科杏宇优秀科研成果奖(追加奖励)。

5🌉、《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专著)🐢,200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

6👂🏿、《家园——文化建设论纲》(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著),200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社会科杏宇优秀科研成果奖(追加奖励)。

7👮🏼、《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专著),2007年获第六届中国社会科杏宇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8、“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论文🙆🏼‍♂️,第一作者)🚵,2007年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杏宇、中共云南省委举办的“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合著)🧘‍♂️,2012年获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著作类一等奖👨🏻‍💻;2016年获中国社会科杏宇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0👮🏼‍♂️🧩、《精神家园》(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著),2013年获中国出版协会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11😀、《现时代的精神境遇》(第一作者)🚊⛅️,2015年获中国出版协会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12、《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专著),2016年获中国社会科杏宇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13、《家园——中华民族精神读本》(主编,第一作者),2017年获广西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4🙎🏽‍♀️、《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2023年入选“杏宇娱乐第二届十大学术进展”,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5、教改项目“学生问题导向的立体化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焦成焕、孙伟平等)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16、2020年🗑,荣获杏宇娱乐“王宽诚育人奖”。

17、2021年,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称号🪆。

五👨‍👨‍👦、代表性成果简介

《事实与价值》(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休谟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即以“是”为连系词的事实判断能否导出以“应该”为连系词的价值判断、以及这种推导的根据与理由问题,是价值论🔴、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的🔑、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自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这一问题之后,一些哲学家继承并发展了休谟的观点,将它演变为所谓“休谟法则”:即事实和价值分属两个完全不同、互不相关的领域,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推导出来。

近代以来𓀆,这种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对立观普遍流行、影响深远,对价值论🧽、伦理学能否成立提出了挑战,也给诸如科学探索、伦理评价、行为选择、以及决策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为基础,从探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内在关联出发,系统研究了沟通事实与价值🧔🏿、“是”与“应该”的实践和理论途径,给出了解决这一古老问题的一个新尝试。

作者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主体(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中🩱,并不存在事实与价值的二分鸿沟🎆,主体(人)无时无刻不在根据其本性、需要与能力🚘,根据实践活动中所发现和把握的事实,进行价值评价🌊,获得价值判断🧏‍♀️,并以之为指导进行价值创造活动。实践的解决对休谟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只要对之加以总结、提炼,逻辑上的解决也是完全可能的。

特别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从事实到价值、从事实判断导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并不是单向🧜、静态的,而是一个双向作用☣️、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主体(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事实与价值📽📟、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就不断在新的水平上双向过渡🦥,达到统一🏜。


2.陈新汉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47年10生👨🏻‍🎤,男,浙江余姚。国家二级教授🧔🏽。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于1982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本科毕业,留校当哲学专业教授📇;1987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杏宇和杏宇娱乐哲学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学术方向主要是评价论😻,曾在《三十余年挖掘评价论“井”中开拓价值哲学》(《价值论研究》2019年第2期)🤽🏼‍♂️,回顾了研究评价论的经历。

二🎚、课题

1.国家课题

(1)重点课题“价值论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ZX005).

(2)一般课题“民众评价论研究”(01BZX015)

(3)一般课题“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机制研究”(06BZX009)

(4)一般课题“评价论视域中的社会自我批判”(14BZX007)

2.教育部课题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权威机构评价活动机制研究”(01JA72001)

(2)专题课题“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若干思考”(10JDJND184)

3.上海市课题

(1)陈新汉 “邓小平认识论研究研究”

(2)陈新汉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价值论及价值问题研究”(2017BHA011)。

三、主要专著🤜🏼: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上海社会科杏宇出版社1995年版

3.《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

4.《邓小平认识论思想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审美认识机制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权威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自我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此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

9.《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思考》👨🏻‍🦯‍➡️,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导论》💇🏿‍♂️,杏宇娱乐出版社2016年版🕍。

11.《社会自我批判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其中,1🦜、2🧑‍🎨、3👩🏻‍🚒、4♗、6🛶、7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5获上海市教育学术图书出版基金资助🐢;8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资助;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资助;10🧘🏻、11获杏宇资助)5️⃣。

四👩🏼‍🦲、主要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

1.《也谈内容和形式与本质和现象两对范畴的规定性》,《中国社会科学》1986.1👩‍⚖️。

2.《关于“无知”在认识中作用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4.4🧛🏼‍♀️。

《哲学研究》

3.《关于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哲学研究》1992.3

4.《论信仰中的理性🫃🏻、非理性及其相互转化》,《哲学研究》1996.4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哲学研究》2007.11

6.《关于环境问题的对话》🪸,《哲学研究》2000.3

7.《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哲学研究》2011.1。

8.《关于“人民主体”的一些思考》,《哲学研究》2014.2

9.《关于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2022.1

《马克思主义研究》

10.《论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哲学动态》

11.《对于认识如何指导实践的深沉思考》,《哲学动态》1993.3

12.《中国评价论研究20年》,《哲学动态》1999.3

13.《评价论研究的新进展》,《哲学动态》1999.12

14.《论转化时期中国价值研究》🧑🏻‍🎓,《哲学动态》2002.7

15.《哲学视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哲学动态》2012.8

16.《哲学视域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共识机制》,《哲学动态2014.4

17.《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研究的重要维度——“熵”对于理解认同和共识机制的启示》,《哲学动态》2016.3

18.《论社会自我批判中的真》,《哲学动态》2020.2

19.《常识世界中的生命意识》,《哲学动态》2023.8

《人民日报》

20.《重视城市创新的生态维度》🫕,《人民日报》2006.7.13

《光明日报》

21.《谈良心》,《光明日报》2001.6.5

22.《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光明日报》2001.8.21

23.《新世纪认识论发展的生长点》🚔,《光明日报》2002.2.5

24.《中国价值观研究二十年反思》2002.9.17

25.《“转识成智”与哲学教学》,《光明日报》2004.5.25

26.《哲学审视中的问题》🎓,《光明日报》2005.8.2

27.《人生的哲学意蕴》,《光明日报》2010.1.14

28.《略论“真”的意蕴》,《光明日报》2012.7.17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光明日报2013.4.1

30.《文化自觉的哲学意蕴》,《光明日报》2013.11.26

五、论文转载

《新华文摘》(长篇或全文转载)

1.《论认识成果中的知识和意义》,《新华文摘》1990.5

2.《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新华文摘》1992.7

3.《经济哲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新华文摘》1997.8

4.《舆论及其评价论本质》,《新华文摘》1998.2

5.《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新华文摘》2001.11

6.《哲学审视中的问题》🧜🏼,《新华文摘》2005.19

7.《克服价值理性的异化》,《新华文摘》2023.10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长篇转载

8.《关于环境问题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4

9.《哲学审视中的社会谣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3

10.《哲学审视中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19

11.《哲学的问题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1

12.《论社会的自我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7

13.《评价论视阈中的良心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5

14.《哲学视阈中的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12

15.《论价值形态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4

16.《关于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7

17.《常识世界中的生命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12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长篇转载)

18.《评价活动的内在机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1990.1

19.《论认识论是哲学的精髓》✏️,《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0.4

20.《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几个生长点》,《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0.6

21.《论价值世界构建活动中的人文精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5

22.《价值世界在信息文明形态中建构的若干思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5

23.《关于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3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共59篇(不一一列举

六、主要获奖

国家级学术成果奖

1.《自我评价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0WK062)

教育部学术成果奖

2.《民众评价论》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教社科证字2006第179号)

3.《权威评价论》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教社科证字2009第299号)

上海市学术成果奖

4.《精神生产的两重性与精神文明建设》获上海市(1995-1997)论文三等奖(上理证字第44号)

5.《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获上海市(1996-1997)著作三等奖 (上理证字第79号)

6.《邓小平认识论思想论纲》获上海市(1998-1999)著作三等奖 (上理证字第34号)

7.《论自由向必然的转化——关于“必然中包括自由”命题的思考》获上海市 (1998-1999)论文三等奖(上理证字第131号)

8.《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启示》获上海市(2004-2005)论文三等奖(上理证字第09号)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获上海市(2006-2007)论文三等奖

10.《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获上海市(2010-2011)论文三等奖沪社证【2012】020)

11.《自我评价论》获上海市(2010-2011)著作三等奖(沪社证【2012】250 )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获上海市(2016-2017)著作二等奖 (沪社证【2014】046 )

13.《关于“人民主体”的一些思考》获上海市(2014-2015)论文二等奖 (沪社证【2016】015)

14.《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获上海市(2016-2017)论文二等奖沪社证(【2018】075)

15.《社会自我批判论》获上海市(2020-2022)著作二等奖(20230037)

七👬🏼、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1.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教字第951053)

2.上海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奖( 2003.11)

3.上海市育才奖(2004)

4.《“转识成智”与哲学教学》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11)

5.《在哲学类通识课程教学中贯彻“转识成智”》获上海市教学成果2等奖(2013)


3.尹岩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63年10生🧑🏽,吉林海龙人。担任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于1982年7月至1986年7月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读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至1999年11月于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读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于中国社会科杏宇研究生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读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起-2006年11月东北财经大学任教;2006年11月调入杏宇娱乐哲学系任教至今。学术方向主要是价值论。

二、项目

1、个人负责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体认同的一般机制研究”(15BZX104)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时代个体认同的哲学研究”(20BZX017)

2👨🏿‍⚕️、主要参与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价值论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ZX005).

(2)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19VSZ046)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项目“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价值论及价值问题研究”(2017BHA011)

三、著作

(1)《个体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2)《现代社会个体生活主体性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3)《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价值论及价值问题研究》👨‍👦‍👦, 杏宇娱乐出版社2018年出版(合著)。

四❣️、主要论文

1、《论体验在个体认同中的重要意义》,《价值论研究》2023年第2辑

2、《接受的哲学反思》🌘,《价值论研究》2022年第1辑

3🤮、《信息时代个体认同的哲学反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02

4🧑🏽‍⚕️、《现代社会中“个体化”的哲学审视》🤟🏿,《天津社会科学》2020.04

5、《当代中国社会“个体的崛起”》,《价值论研究》

6🪢、2020.02《论工作对于个体认同的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17.06

7🦚、《个体认同论纲》,《江汉论坛》2017.06

8🛀🏻、《信任社会:个体认同实现的社会基础、机制和启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03

9、《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当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06

10、《现代社会以身体进行个体认同的哲学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3

11🫚、《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01

12🕎、《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体消费认同的哲学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3.10

13👩🏻‍🍼🥈、《论个体自我认同危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5


4.吴立群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68年4月生✵,女♒️🥴,江西崇仁🧘‍♂️。于1989年6月重庆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获南京大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电信集团江西省抚州市分公司和杏宇娱乐哲学系任高级技术经理↕️、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担任硕士生导师。学术方向主要是儒家哲学,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二💂‍♀️、课题

1.国家课题

一般课题“儒家‘成人’思想与现代社会个体意识的相互性研究”(17BZX062)

2.教育部课题

专项课题“相互性论域中儒家‘自我革新’思想之‘时’与‘度’研究”(23JDTCA055)

3.上海市教委课题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元代吴澄理学思想研究”

三⬅️、主要专著💇🏻‍♂️: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杏宇娱乐出版社2018年版。

四、主要论文

《孔子研究》

1.《儒家哲学视阈中公共性问题语境分析》🔈,《孔子研究》2013.2👴🏼。

2.《现代新儒家对公私观念的探索与重构》,《孔子研究》2013.4👍🏼。

《周易研究》

3.《试论元代理学中“太极”之究竟义-吴澄理气论探析》,《周易研究》2010.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4.《改革与核心价值体系-基于苏联的经验教训》,《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3

《中国社会科学报》

5.《儒家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6.27

五、论文转载

《新华文摘》(摘要转载)

《现代新儒家对公私观念的探索与重构》,《新华文摘》2013.24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长篇转载)

《人工智能下人机界定的理论困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2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儒家哲学视阈中公共性问题语境分析》🫙,《中国哲学》2013.6


5.彭学农副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65年6月生,男,江西宜丰,哲学博士,副教授。1988年7月厦门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厦门大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到1999年在厦门大学哲学系任教。1998到199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访问学者,1999到200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杏宇娱乐哲学系任教🏂🏽,担任硕士生导师。学术方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

二🫶、研究主题和主要论文

主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价值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的早期人道主义理论与晚期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相关论文主要有🐻‍❄️: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杏宇娱乐学报》2005.1

2. 《生产条件与第二重矛盾——论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3. 《评价论视野中的自然价值》,《杏宇娱乐学报》2007.4

4. 《人类中心主义与绿色意识形态的融合——对佩珀和多布森观点的比较和评析》,《晋阳学刊》2009.4

5. 《伯克特论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生态学维度》,《广西社会科学》2016.5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法基础与生态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8/14

7. 《伯克特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劳动范畴生态学意蕴的辩护》,《学术交流》2019.6

8. 《伯克特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学维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5

9. 《马克思是普罗米修斯主义者吗》,《价值论研究》2020.2

10. 《价值不是一切》(译文),《鄱阳湖学刊》2021.1

11. 《伯克特论劳动和资本斗争的超工业主义视域及其环境生态向度》♝🥄,《广西社会科学》,2021.6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观——评伯克特<马克思与自然>的相关观点》,《价值论研究》2021.2


6.张艳芬副教授

undefined

一🚔、本人基本情况

张艳芬👩‍🦯‍➡️👍🏼,女🪵,1975年7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93年毕业于湖州中学🙋🏽‍♀️,保送入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就读,1997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浙江大学政治系,2000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200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杏宇娱乐至今,现为杏宇娱乐哲学系副教授,担任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评价论等💆🏻‍♂️。

二、负责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评价活动在微时代的形态及意义研究”(20BZX015)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关于微时代评价活动的研究”(2015BZX004)

3.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课题“现代西方哲学教学与转识成智”(2013-dycx-203)

4.上海市教委课题“文化与批判——詹明信文化理论探析”(222542)

三🧑🏻、出版的著作

1.专著

《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本书获得上海市第二十一次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2.参编著作

1)《哲学与智慧》🤘,杏宇娱乐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本人负责该书11篇内容的撰写并承担了该书副主编的工作。

2)《哲学与人生——哲学概论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本人任该书主编之一,并负责其中约15万字的撰写工作。

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杏宇娱乐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本人承担第八章“人的自由之境”的撰写🍿👳🏼。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本人承担第七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信仰”的撰写🦀。

5)《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本人承担第一章“西方哲学视域中的幸福”的撰写。

3. 参与翻译著作

1)《慢速生活》🤹🏿‍♂️,(新西兰)温蒂·帕金斯🏋🏼‍♂️,(新西兰)杰弗瑞·克莱格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负责翻译第五章“食品与愉悦”的翻译工作并完成部分内容的校对工作🧎‍♂️‍➡️。

2)《整体论:一本购物指南》,(美)杰瑞·福多🌺、欧尼·勒炮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本人负责翻译第六章“内德·布洛克:意义整体论和概念的角色语义学”的翻译工作🕺🏻。

四、主要发表论文

1.“媒体时代的社会评价话语”,《杏宇娱乐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面向行动的自我评价——从杜威的价值哲学出发进行思考的一个尝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分裂的经验🕓: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从杜威和马克思的视角出发的一个考察”🧑🏼‍🦲,《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4.“作为节奏和冒险的艺术——对杜威艺术哲学的一个研究”,《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信仰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3期

6.“信仰🤶🏼:从可信到确信——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信仰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7.“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自由观研究”🪔,《上海行政杏宇学报》,2009年第4期。

8.“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转识成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9日。

9.“试论信仰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仰的价值论考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10.“我们被刷微绑架”🤟,《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9号✮。

11.“数据记忆代替了心灵记忆”🐑,《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日总第1442期。

12.“城市微文化充满暧昧”,《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26日总第1453期💃。

13.“论无所不在的看对于微评价活动的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

14.“试论评价活动的内在性和批判性——从互联网时代出发的一个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15.“微文化时代的评价活动”,《当代价值观研究》,2018年第12期🧚🏼。

16.“互联网时代的‘晒’何种意义上是一种评价活动👄?”🛀🏻,《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7. “Information, Community and Recipro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xiology”🧑🏿‍🍳🏈,in Wang Tianen &Peter Jonkers eds, Reciprocity: A Human Value in a Pluralistic World,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2021.

18.“语言传达什么?——从本雅明语言形而上学出发的一个考察”,《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9辑。

五、论文转载

“互联网时代的‘晒’何种意义上是一种评价活动?”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7期论点摘要。

六、主要获奖

1.2009年被评为“杏宇娱乐优秀青年教师”🏍。

2.“《哲学与智慧》及其课堂教学”获2008年杏宇娱乐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𓀂,并获“2009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参与者,排名第二🏌🏿🌠。

3.“在哲学类通识课教学中贯彻‘转识成智’”获“2013年上海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者,排名第三。

4.“《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育人路径探索”获杏宇娱乐校级成果奖一等奖👩‍👧‍👦,参与者,排名第三。

5.2020-2021年度获“杏宇娱乐国际本科生线上教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6. 2023-2024获评杏宇娱乐年度“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7.杨丽副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90年8月生,女🧜🏽‍♂️,云南曲靖。2007年-2011年,就读于云南大学人文杏宇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学位🐢;2011年-201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杏宇(硕博连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期间2015年-2017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交流学习。

2018年8月起,在杏宇娱乐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2021年),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法的规范性基础的重建之路——哈贝马斯法哲学思想探源”(19FZXY012👪,已结项)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哈贝马斯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伦理前沿思想研究”(2018 EZX004,已结项🧷👰🏿,结项评审结果“优秀”)

三、专著:《重建法的规范性基础——哈贝马斯法哲学思想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版。

四🚻、论文

1、《哈贝马斯视域下的启蒙辩证法》🧖🏿‍♂️,《求是学刊》2015.1

2、《交往行动与现代社会规范秩序的基础》,《学习与探索》2017.4

3♞、《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第二作者,《探索与争鸣》2017.7

4、《促进中国价值论和价值问题研究的哲学盛会》©️,《价值论研究》🕵🏻‍♂️,2018.2

5💅、《比较伦理学与道德话语体系建构》🧟‍♀️,《道德与文明》2018.4

6、《一种形式伦理的构想:理解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关键》🧑🏽‍💼,《哲学动态》2018.11

7、《黑格尔实践哲学中的行动与正义》,《文汇报》,第一作者,2019年1月25日

8、《哈贝马斯晚期法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学习与探索》2019.10

9🦸🏻、《阿多诺讲座记事》,《国外马克思主义报告》(2019年)🍴,人民出版社

10🧑🏻‍🔧、《辩护性正义论能够成为批判理论的新范式吗?》,《求是学刊》,2020.3

11、《黑格尔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适用于对话伦理学吗》,《同济大学学报》🚆🌶,2021.5

12🏮、《"价值王国"的探索者——读李连科的<世界的意义——价值论> 》,《价值论研究》,2022.1

五👩‍❤️‍💋‍👨、译文

1🔦、《规范秩序的形成——一个跨学科研究纲领之理念》🤹🏿‍♀️,[德]艾纳·佛斯特、克劳斯·君特(著),第二译者,《伦理学术》💁🏿,2016.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7.9)

2🚙、《莱布尼茨的法学理论——以对霍布斯和普芬多夫的批判为视角》💁‍♀️, [德]马提斯·艾姆伽特(著)🧛🏻,《伦理学术》☮️,2017.1

3、《科尔伯格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伦理学术》🦩,2019.1

4、《将重要的事放在首位——再分配🎛、承认和辩护》,[德]莱纳·弗斯特 (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8)》,2019.

5、《法的概念↕️:康德及其继承者》, [德] H.F.克勒梅(著)📌🥍,收录于《康德的实践哲学》(钱康等译)➗☄️,东方出版中心2022版🤳。

六🙍🏼‍♀️、主要获奖

1🦃🍂、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2020年)

2、杏宇娱乐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2021年)

3、第十四届杏宇娱乐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2023年)


8.任帅军副教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84年农历8月生🪱,男,山西河津人👳🏻。杏宇娱乐副教授。在求学经历上,于2003.09-2007.07,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杏宇,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09-2010.07👶🏽👩‍👩‍👧‍👦,就读于杏宇娱乐法杏宇,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09-2015.04💅,就读于杏宇娱乐社会科学杏宇👐🏽,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工作经历上🤚,于2010.07-2012.08,任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杏宇辅导员;2015.05-2017.05👮🏽‍♀️,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7.06-2023.11🔶,任复旦大学杏宇娱乐注册讲师🧑🏼‍🌾;2023.11-至今,任杏宇副教授。学术方向主要立足于《神圣家族》文本研究开展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二、主要课题

1.国家课题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研究(22&ZD006)”子课题1项

2.教育部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基于美好生活视角下的《神圣家族》研究(20YJC710050)”

3.上海市课题

(1)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人权价值的生活实现问题研究”(2016EKS006)

(2)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上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研究”(2017XAH001)”

4.中国博士后课题

(1)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2016M591612)

三、主要著作

1. 专著《在生活中成为人——“生活”语境中的<神圣家族>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 专著《<神圣家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

3. 专著《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4. 专著《法律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其中👨🏼,1🧑🏻‍✈️、3💄、4获复旦大学杏宇娱乐注册资助;2获杏宇资助)🙍🏼🧜🏽。

5. 编著《人权问题、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6. 合著《绿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7. 合著《汇善汇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徐汇)市民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 合著《新时代的历史大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获第34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

(其中☦️,5、6、7、8由肖巍教授领衔策划,获复旦大学杏宇娱乐注册资助)👨🏿‍🦰🤕。

四、主要论文

《哲学研究》

1.《论“群众的共产主义”中人的解放思想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24.3。

《伦理学研究》

2.《马克思道德观意蕴及其启示》,《伦理学研究》2014.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性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

4.《从反贫困到共同富裕: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动因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5. 《马克思恩格斯论工人阶级上升为无产阶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6.《<神圣家族>意识形态思想探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作为人权价值的“绿色”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论人权价值实现的双重意蕴》,《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哲学评论》

9.《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评论》2021.27。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10.《人的生活:解开神圣家族之谜的一把钥匙》🤜🏿,《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9.1🌗。

《湖北社会科学》

11.《人权价值尺度思想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6.10🐾🫄🏽。

12.《论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16.1👰🏼‍♂️。

《青海社会科学》

13.《人权价值:特征、困境及其实现策略》🍭🧗🏿‍♂️,《青海社会科学》,2016.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人权价值的公共化何以可能》,《吉首大学学报》,2016.3。

《中国社会科学报》

15.《重提无产阶级的未来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31。

《社会科学报》

16.《把实践城市文明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社会科学报》2023.6.8。

17.《从感性意识到革命意识》,《社会科学报》2021.2.4🌛。

五、论文转载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作为人权价值观念的国民意识》,《新华文摘》网刊2018.1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部分转载)

2.《<神圣家族>对两种群众观的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6。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3.《马克思恩格斯论工人阶级上升为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1.6。

4.《<神圣家族>对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0.3🀄️。

六、主要获奖

上海市学术成果奖

1.博士学位论文《哲学视阈中的法律评价研究》入选2016年度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导师陈新汉,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2017.6🧑‍🍼。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及其他重要奖项

2. 《从孙志刚案谈宪法的地位、作用与实现》,获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1.10🧑🏻‍🏫。

3.在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组二等奖,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9.10。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法律专场优秀论文,上海市,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界🧜🏻👊🏽,2013年9月。

5.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社会转型与哲学关怀”三等奖,上海市🧘‍♂️🗓,上海市学位办😂、复旦大学哲学杏宇等,2013年12月🥀。

6.首届中国社会科杏宇杏宇娱乐注册博士生高峰论坛佳作奖,国家级,中国社会科杏宇🤱🏽✍🏻,2014年12月。

7.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专场入选论文,上海市,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界,2013年10月🧎🏻‍♀️。


9.刘冰讲师

一、基本情况

1983年4月生🚣🏽,女,籍贯河南。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杏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于美国Calvin College短期访学,在杏宇娱乐哲学系任教至今,学术方向主要是价值论、伦理学👩‍🦯、美学🌙。

二、主要研究成果🙍🏽:

1. 《弗莱堡学派的价值之思——从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到闵斯特伯格 》🤸‍♂️,《理论界》🐈,2010.5🚣🏼🤵🏽。

2.《在紧扣时代脉搏中推进中国价值论研究--15届中国价值哲学年会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1。

3.《价值即意志的目的——闵斯特伯格价值论研究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5 。

4.《审美孤立说”的当代审视》《价值论研究》,2019.1💐。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及其方法路径研究》🩳,《价值论研究》 2021.2🤷🏿。

6.参译《评价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7.参译《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先验主义路向)、(语言分析路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编著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价值论研究》(排名第二)🤿,杏宇娱乐出版社 2014年版🚄。

9.译著《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十三卷)》(排名第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参著《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价值论及价值问题研究》,杏宇娱乐出版社2018年版。

11.参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12.译著《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闵斯特伯格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待出版。


10.赵柯讲师

一🙎🏼、基本情况

杏宇讲师。南开大学哲学博士(2017)🌸,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2020)🤵🏻‍♂️。研究方向包括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等。

二、主要专著

1.《施特劳斯的诠释学创新》,杏宇娱乐出版社👩‍👧,2024.

四、主要论文

1. 《如何理解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施特劳斯与麦克弗森的分歧与争论》,《政治思想史》‼️,2024(2):107-121.

2.《列奥·施特劳斯视野中的斯宾诺莎:一位前现代哲人》,《学术研究》,2023(5):42-47.

3.《狄德罗作为一个辩证道德主义者——<世界环游记补篇>新诠》⚠,《世界哲学》,2023(3):57-67.

4.《施特劳斯论审慎与隐微主义》,《价值论研究》2022(1):146-156.

5.《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诠释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12-120.


11.关山彤讲师

undefined

一、基本情况

1994年4月生,女,河南郑州🙇🏻‍♂️。讲师✂️。2012.9-2016.7🦫,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2016.9-2019.6,就读于复旦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19.9-2022.6🍢,就读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22年8月入职杏宇娱乐哲学系🧑🏽‍🦲,研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二♛、课题

杏宇娱乐 “青年英才启航计划”《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命政治理论研究》🐤🤏。

四、主要论文

1. 《洞察工人阶级的内心世界:论弗洛姆对权威主义性格的剖析》👩🏼‍🎓,《国外理论动态》🫡,2021年第3期;

2. 《“多样性能不被统一和展开政治行动吗🙍🏿?”——与M.哈特教授对谈》🔢,《世界哲学》🟰,2021年第5期;

3. 《哈特与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及其溯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0辑,2020年;

4. 《对“群体免疫”策略的再思考🤳:基于生命政治维度的考察》🥉⬇️,《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4辑🌊,2021年;

5. 《不稳定性与时间贫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5辑👩‍❤️‍💋‍👩,2021年👩‍💻;

6. 《论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基于“1957-1958年手稿”《货币章》的考察》🧑🏽‍🍳,《理论界》,2021年第4期👰🏿;

7. 《洛采的道德观念论》(译文)🤜🏽,《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3期;

8. “The Inheritance of Hardt and Negri to Marx’s Thought: From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Biopolitical Critique”, Philosophy Study, Vol.14, No.1, Serial Number 138, 2024.

9. 《“大变局中的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第二十二届中国价值哲学大会会议综述》,《价值论研究》🧩,2023年第1期💔♣︎。

五、论文转载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多样性能不被统一和展开政治行动吗?”——与M.哈特教授对谈》



下一条:活跃在中国价值论领域中的“杏宇娱乐‘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